安装方式: 产地: 采样方式: 检测原理: 仪器种类:
单一气体检测仪
氧气分析仪
复合气体检测仪
主机(控制器)
二合一气体检测仪
三合一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五合一气体检测仪
六合一气体检测仪
火焰探测器
烟气分析仪
空分仪器
采样(预处理)系统
动态气体稀释仪(配气仪)
火焰探测器
可燃气体检测仪
复合式空气质量监测仪
无线网关
C4H10O乙醚检测仪 C3H8丙烷检测仪 NH3氨气检测仪 醇检测仪 LPG液化石油气检测仪 LNG液化天然气检测仪 煤油|洋油检测仪 CH4甲烷检测仪 C₂H₆O乙醇检测仪 H2氢气检测仪 C2H2乙炔检测仪 VOC可挥发气体检测仪 C4H10丁烷检测仪
CO一氧化碳检测仪
SO2二氧化硫检测仪 C9H12 3-甲苯检测仪 HCHO甲醛检测仪 C6H5OH苯酚检测仪 CS2二硫化碳检测仪 NO一氧化氮检测仪 O2氧气检测仪 NO2二氧化氮检测仪 H2S硫化氢检测仪 CL2氯气检测仪 HCL氯化氢检测仪 CLO2二氧化氯检测仪 N2氮气检测仪 CO2二氧化碳检测仪 SiH4硅烷检测仪 O3臭氧检测仪 Br溴检测仪 F氟检测仪 LEL可燃气检测仪 毒气检测仪 C2H6乙烷检测仪 C4H6丁炔检测仪 HCN氰化氢检测仪 C3H4丙炔检测仪 烟气检测仪 空气检测仪
中恒安壁挂式其它国家进口CO一氧化碳半导体
一氧化碳检测仪是指利用简便易用的紧凑型测试仪,快速而准确地测量一氧化碳含量,并可以设定一定警戒标准,超过标准会发出警报的检测仪器。通常分为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仪,一体式一氧化碳检测仪;或者根据不同传感器原理分为电化学一氧化碳检测仪和半导体一氧化碳检测仪。
一氧化碳 (英文为carbon monoxide, 化学式为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水溶解度很低,但很容易易溶于氨水。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常出现于家庭通风不良的情况,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和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 21005 | ||
CAS号 | 630-08-0 | ||
中文名称 | 一氧化碳 | ||
英文名称 | carbon monoxide | ||
别 名 | |||
分子式 | CO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无臭气体 |
分子量 | 28.01 | 蒸气压 | 309kPa/-180℃ 闪点:<-50℃ |
熔 点 | -199.1℃ 沸点:-191.4℃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0.97 | 稳定性 | 稳定 |
危险标记 | 4(易燃气体) | 主要用途 | 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急性毒性: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11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0ppm(24小时,孕1~22天),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ppm(24小时,孕7~18天),致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一氧化碳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矿井放炮,化学工业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碳素厂石墨电极制造。汽车尾气、煤气发生炉以及所有碳物质(包括家庭用煤炉)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固体热传导式、定电位电解式、一氧化碳库仑检测仪、红外线一氧化碳检测仪;
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五氧化二碘比长式检测管法、硫酸钯-钼酸铵比色式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 来源 | 类别 |
非分散红外法 | GB9801-88 | 空气 |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 HJ/T44-1999 | 固定污染源排气 |
气相色谱法 | WS/T173-1999 | 作业场所空气 |
气相色谱法 |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 空气 |
硫酸钯-钼酸铵检气管比色法 |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 空气 |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30mg/m3 | |||
中国(TJ36-79) |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3.00mg/m3(一次值) 1.00mg/m3(日均值) |
|||
中国(GB3092-1996)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日平均 | 4.00 | 4.00 | 4.00 | ||
1小时平均 | 10.00 | 10.00 | 20.00 | ||
中国(GWKB3-2000)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 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50mg/m3(小时均值) |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